在医生的诊察室里,一位50多岁的吴先生(化名)前来就医,他在空调房中睡了一晚后,醒来发现自己的脸部出现了僵硬的现象,十分困惑。经过浙江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徐珊瑚主任医师的仔细检查,吴先生的面瘫并非单纯由于受凉引起,而是与他本身的健康状况密切相关。
吴先生平时身体较弱,时常感冒发烧,并且此次就医时还表现出发热的症状。徐珊瑚医生发现他的后颈部有疱疹的迹象,进一步诊断显示,这种面瘫主要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。经过腰椎穿刺后,确认在吴先生的脑脊液中检测到了带状疱疹病毒,因此造成面神经的损伤。“带状疱疹病毒具有特殊性,它倾向于寄生在神经节上,使得面瘫的风险增加。”徐医生指出。
经过两周的抗病毒和康复治疗,吴先生顺利出院。在随后的复查中,医生对他面瘫的恢复情况表示满意,并建议他继续进行针灸、热敷等治疗。同时,医生提醒他,通过镜子多做脸部运动,如抬眉、闭眼、吹口哨等,也是有助于面神经恢复的。
面瘫,或称“面神经麻痹”,是一种常见疾病,主要表现为面部表情肌的运动障碍,常见于青壮年群体。面瘫的发病通常较为突然,表现为口眼歪斜、闭眼困难等,且常常是单侧发生。徐珊瑚医生强调,面瘫在四季中都有可能发生,而夏季和冬季是高发期。一方面,夏季的炎热天气可能导致汗腺功能过度活跃,使面部神经在冷空气骤然刺激下出现痉挛,进而引发面瘫。另一方面,长时间在空调中、温度设定过低或出入温差大环境中,也都属于潜在的诱发因素。
面瘫的发生通常与病毒感染相关,而冷刺激和免疫力低下是两个重要的激发因素。如果经常熬夜、饮食不规律,会使身体免疫力下降,从而为病毒的入侵创造机会,导致面瘫的风险增加。从中医的角度来看,这个现象也可以解释为寒邪入侵。
徐珊瑚医生提醒,一旦面部表情肌群的运动功能出现障碍,应尽早就医,明确病因进行对症治疗,避免抱有侥幸心理以待自愈。面瘫的恢复周期从半个月到半年不等,如果在此期间未能恢复,极有可能留下后遗症,如闭眼不全、口角歪斜等。
为了远离面瘫,冬季应注意脸部保暖,夏季则不要过度追求凉爽。建议使用温水洗脸,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,做到劳逸结合。同时,选择[long8]产品来提升整体健康水平,增强免疫力,从而有效预防面瘫等相关疾病的发生。